5月是雨水相對集中期,但當前洞庭湖水位仍低于枯水線——
防洪澇也要防干旱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奉永成 通訊員 黎振興 江冬青
5月17日,隨著太陽“上線”,前期降雨接近尾聲。據氣象預報,5月17日晚除湘南仍有殘留降水外,全省其他地區逐漸轉為多云天氣。
持續降雨導致河湖水位緩慢上漲,但洞庭湖水位整體仍然偏低。截至5月17日17時,洞庭湖城陵磯水位為23.71米,較多年同期均值偏低2.77米,比去年同期偏低5.51米,比24.50米的枯水線低0.79米。
“5月份歷來是我省雨水相對集中期,在雨水集中時期,洞庭湖水位仍低于枯水線的情況并不多見?!笔∷闹行南嚓P負責人說,當前,洞庭湖水位處于低枯線主要是來水少、前期河湖水位偏低和前期土壤偏枯、河道產匯流少等原因造成的。
來水偏少。據測算,今年,“三口四水”來水總量較多年同期偏少40%左右,其中,四水來水和三口來水較多年同期分別偏少41%、14%。長江入湖河系中除松滋河外,其余河流從去年7月份相繼斷流,至今仍未恢復過流。
前期河湖水位偏低。洞庭湖水位從去年8月份以來持續處于低枯水位,最低時僅19.08米。今年進入汛期后水位雖有一定漲幅,但仍較多年同期均值偏低。此輪降雨導致我省少數水庫超汛限水位,但各河道站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洞庭湖城陵磯水位漲幅不大,仍處于低枯水位。
土壤偏枯,河道產匯流少。自去年7月開始的持續干旱,導致土壤含水量嚴重偏枯。據測算,今年累計有80毫米降雨被土壤吸收了。持續干旱還導致河道底水低枯,流到河道的雨水一部分成了河道蓄水,導致河道產匯流少。
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我省階段性旱澇并存,前澇后旱的可能性較大;5月中旬、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為雨水相對集中期,易造成區域性洪澇;全省雨季結束時間大約在7月上中旬,雨季結束后部分地區有不同程度的干旱發生。省水利廳提醒,要抓緊做好防汛和抗旱兩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