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種業芯片”新高地 打造“田園綜合”新樣板
曹普華見證湖南蕎麥湖優質魚類研究院暨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啟動和簽約
岳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王 金 攝影 唐 清)5月22日上午,湖南蕎麥湖優質魚類研究院暨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啟動儀式舉行,市委書記曹普華,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劉少軍,市領導謝勝、陳閣輝和省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等,共同見證項目啟動和簽約。
該項目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加快實現高水平農業科技自立自強”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實踐,旨在全面推動以洞庭湖為依托的區域性生態淡水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漁業由“粗放型生產方式”向“生態高效健康養殖模式”轉變,集院士專家和養殖專業團隊力量將蕎麥湖萬畝水域打造成國內領先的漁業融合發展高地。項目由屈原管理區與湖南岳麓山水產育種科技有限公司及劉少軍團隊合作開發,采取研發(院士研究院、院士團隊)+基地(魚苗繁育)+流轉經營(成果轉化)的模式推進,總投資1.9億元,總用地面積9500多畝。
科技賦能、智慧興漁,項目將致力建設“種業芯片”新高地。聚焦攻關淡水漁業“卡脖子”技術,推動淡水魚遠緣雜交最新技術進行實質轉化,打造中南五省乃至國內規模最大的優質淡水魚類種質改良創新、種苗繁育、良種良養及稻魚綜合種養示范基地,為全國水產種業安全提供重要支撐。
生態加持、健康興漁,項目將致力申請“地理標志”新品牌。逐步推動全省漁業生產由飼料灌喂向生態健康養殖轉變,實現飼料精準投喂零浪費、池水循環利用零排放、池魚分層喂養高價值,著力破解漁業尾水排放污染高、灌喂養魚品質低等產業發展瓶頸。并集聚一批生態魚、生態龍蝦、生態大米深加工項目,打響生態健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全省漁業產業發展起到龍頭帶動作用。
融合助力、休閑興漁,項目將致力打造“田園綜合”新樣板。屈原管理區將依托該項目,開發“漁家樂、漁文化”等休閑漁業,推出“燒漁鮮、當漁民”等特色項目,串聯河泊潭屈子紀念園、羋月度假村、羅子國文物展示館、東古湖觀鳥區等景點,推動農文科體旅融合發展。
啟動儀式前,曹普華到蕎麥湖高標準水產養殖園區項目現場進行了考察調研。